关闭
高端服务

保证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施工质量

所属栏目:推荐论文 时间:2011-10-14

保证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施工质量
李华


摘要: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系提高多层砖混房屋抗震能力的一种措施,本文介绍了多层砖混结构房屋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作用,提出了施工过程中质量缺陷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多层砖混结构  钢筋混凝土构造柱  工程质量 缺陷防治
为了提高多层砖混结构房屋的抗震能力,增强建筑物的整体刚度和延性,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应运而生,在砖混结构房屋设置构造柱正是提高抗震能力的一种有效措施。但是,目前许多施工单位,往往忽视构造柱的施工质量,降低了构造柱的作用,给工程留下了不应有的隐患。
一 构造柱的性能和作用
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是从构造的角度考虑设置的,一般设在建筑物的四角、内外墙交接处、楼梯间、电梯间以及某些较长的墙体中部,并与每层圈梁有可靠连接。实验表明,在多层砖混房屋结构中设置构造柱,一般墙体抵抗水平外力的强度最大可提高20%、墙体延性可增大3倍以上。根据构造柱的结构特性,即使地震后的墙体发生滑移、变形、开裂,仍可明显加强多层砖混结构房屋的整体性而减少灾害所带来的损坏。
二 构造柱在构造方面的要求
1 构造柱按构造设置,不需单独设置基础。其下段应锚固与钢筋混凝土基础或基础梁内。
2 多层砖混结构房屋构造柱应符合:最小截面可采用240×180mm,纵筋宜采用4φ12,箍筋间距不宜大于250mm;构造柱在圈梁上下均不小于1/6层高或450mm高度内,箍筋间距不大于100mm。7度时超过六层,8度时超过五层和9度时纵筋宜选用4φ14,箍筋间距不大于200mm,房屋四角处的构造柱可适当加大截面及配筋。
3 构造柱与墙体连接应砌成马牙槎并沿墙高每500mm设2根φ6拉结筋,每边伸人墙体内不小于lm.,且应与每层圈梁连接。施工时必须先砌墙,随着墙体的上升而逐段现浇构造柱柱身。
三 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施工缺陷
1楼层间构造柱轴线错位
在浇注混凝土时不认真调整钢筋骨架,当混凝土浇筑完毕进行下层砌筑放线时,便发现下层构造柱中心线位移,因此便造成了上、下层不贯通,轴线错位的现象。
2  箍筋、拉接筋设置不满足规范规定
  未按规定沿墙高每500mm设置2根φ6水平拉接钢筋连结,每边伸入墙内的长度少于1m;在圈梁上、下1/6层高或450mm范围内,箍筋未加密,箍筋间距大于100mm;构造柱的竖向钢筋绑扎接头35d范围内,箍筋也未加密。究其原因是施工管理水平低、工人技术素质差。
3 蜂窝、麻面、孔洞 
混凝土配合比计量不准确,砂石级配不好;搅拌时间短,搅拌不均,和易性差;一次浇捣混凝土太厚,下料不当,导致混凝土离析;模板拼接缝隙不严,致使水泥浆流失,模板清理不干净,或拆模早,模板粘连,致使出现蜂窝、麻面等现象。
4露筋
混凝土配比不当,产生离析;靠模板部位缺浆或漏浆;在浇筑混凝土时,钢筋保护层垫块移位,或太少,甚至漏放,使钢筋紧贴模板而外露;钢筋过密,致使石子卡在钢筋上,使水泥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而使钢筋外露。
5构造柱烂根
多层砖混结构是先砌墙后浇筑混凝土,因此 “柱腔”经历了整个一层的砌筑时间,其根部普遍夹有砂浆、砖渣等杂物,很难清除干净,且浇筑前未下同混凝土配合比的砂浆,浇注混凝土后便在此处形成“烂根”现象。
6 强度偏低,匀质性差
随意改变混凝土配比,水灰比大,坍落度大;搅拌不均匀,振捣不密实;拆模早,养护不到位,早期脱水表面疏松。
四 保证构造柱的质量措施
首先,要提高相关参建单位对增设构造柱重要性的认识;其次,根据不同的设计要求和施工条件,提前制定保证构造柱施工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做好技术交底,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并做好“三检”制,责任落实到人。
   1嵌在墙体中的钢筋混凝土构造柱,一般是先砌纵横墙,在墙体砌完后形成“柱腔”,即预留构造柱的位置。构造柱随着墙体的分层砌筑和圈梁分层浇注,进行分段施工。然后在浇捣混凝土前按照墙的轴线引向圈梁模板上的构造柱中心位置线,使钢筋骨架中心与柱中心线对齐。这样才能保证构造柱的正确位置。
2构造柱钢筋骨架应分段梆扎,绑扎点要牢固可靠,避免错位和滑移。竖向搭接接头长度一般为35d,搭接区域内箍筋应加密,间距不大于100mm;构造柱在圈梁上下均不小于1/6层高或450mm高度内,箍筋也应加密,间距不大于100mm。对于沿墙体每隔500mm设置一道2根06拉结筋的要求,必须严格要求砌筑者随砌随放。构造柱与砌体连接整体性只有越强才越好,这样才能发挥共同抵抗外力的作用。
3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保证计量准确,按实验室确定的配合比及施工调整配合比,正确控制加水量和外加剂掺量,加大对施工人员宣传教育力度,强调按规范操作的重要性,改变其认为柱子水灰比大易操作、易密实的错误观念。                                            
4为增强墙体与构造柱的连接,墙体应砌成锯齿形的马牙槎,使构造柱成为变断面柱,以增强构造柱与墙体的可靠连接。每一马牙槎的齿高一般约为300mm(5层砖高),齿深不小于60mm。当齿深为120mm时,其上口采用一层进60mm、再一层进120mm的方法,使马牙槎上口死角的混凝土能保证浇捣密实。
5 构造柱混凝土通常是分段浇灌的,一般每层作为一个施工段,柱段的施工高度不宜大于2m,可在构造柱模板适中部位预留混凝土浇捣口,同时在每层柱的底部预留清扫口,以便在浇灌前清扫柱模板内的砂浆、木屑、砖碴等杂物。再用构造柱混凝土配合比中同配比的水泥砂浆,铺在旧混凝土面上,厚度为10~20mm,保证新旧混凝土结合有可靠的质量,杜绝烂根现象的发生。
6构造拄振捣操作要设专人负责。浇注过程中专人对浇注柱段进行观察,以免出现漏浆、过振、中间受阻混凝土浇注不到位等现象。浇捣柱混凝土时,宜用插入式振捣棒分层振实。构造柱与圈梁相交处必须同时浇捣。混凝土也要进行养护,不宜过早拆模,以免缺楞掉角、麻面、强度不足等质量问题的发生。
进一步提高对构造柱的正确认识,强化施工质量,是改善砌体结构抗震性能的重要措施,它与圈梁共同作用约束了砖砌体的开裂,使裂缝不致进一步扩展,既使开裂也不致于倒塌,使之由很脆的材料组成的结构获得可观的抗变形能力,减少灾害所带来的损失。
 

更多学术问答


Copyright 2002-2023 www.qikanzj.com 京ICP备160519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