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高端服务

以“三关爱”理念推进学校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所属栏目:推荐论文 时间:2021-10-18

  以“三关爱”理念推进学校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刘永青

  【摘要】: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三关爱”理念切合当前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实际和发展的需要,具有普遍的适用价值,以“三关爱”推进学校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对于学校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人性关爱; 人情关爱; 人文关爱; 学校人口与计划生育

  一、学校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性

  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为了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行计划生育成为必不可少的重要举措,是我国应长期坚持的的基本国策,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

  经过30多年的努力,我国有效地控制了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实现了人口由“高出生、高死亡、高增长”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根据《2009年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公报》,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如下成绩:第一,人口规划目标执行总体顺利。低生育水平继续保持稳定,出生人口性别比攀升势头初步得到遏制,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全面推进,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得到加强。第二,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利益导向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人口发展战略研究与信息化工作进一步深化,优质服务继续提质提速,依法行政工作扎实开展,宣传教育先导作用进一步发挥,人口与发展国际合作取得新的进展。第三,事业保障力度进一步加大。“强基提质工程”顺利实施,各级人口计生事业费投入进一步增加,行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但是,从现阶段的形势上不难看到,我们在人口方面所面临的基本情况没有变,人口状况与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相适应,群众的生育意愿与现行生育政策的矛盾依然存在,当前的低生育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强有力的行政手段来实现的,在低生育水平的背后,还隐藏着很大的反弹压力,人口老龄化加快,社会保障措施尚未健全,人口和计划生育新的工作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人口绝对数增加和人口素质不高的局面在短期内难以改变,特别是在人口出生性别比、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方面仍然是个薄弱环节,工作稍有放松,就可能出现滑坡。因此,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非但不能放松,还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之下继续推进。

  国家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是由各个行业、各类组织等各基层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构成的,学校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作为人口与计划生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既与总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发展趋势相适应,同时,也有自身的一些特点。第一,学校作为教书育人之地,是宣传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最佳阵地。通过知识传授与道德法制教育的结合、课堂讲授与各类实践活动的结合,更容易让在校师生达成人口与计划生育的共识,能够更好的从内心深处理解并自觉贯彻落实相关政策措施。此外,学校宣传还有巨大的扩散波及效应,通过对在校师生的宣传教育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周边的人。第二,学校人员情况复杂,需要适用不同的方式进行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学校的教职员工有长期聘用与短期聘用之分,短期聘用职工的存在就加大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的难度;教职员工当中又有教师与其他工作人员之分,相对来说教师的文化素质较高,因而对于教师与其他工作人员也要区分不同的宣传教育方式来管理和服务。学校当中除了教职员工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外,还有学生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十三条第三款规定:“学校应当在学生中,以符合接受教育者特征的适当方式,有计划地开展生理卫生教育、青春期教育或者性健康教育。”2007年8月3日,我国人口计生委、教育部、公安部联合出台的《关于高等学校在校学生计划生育问题的意见》指出:“各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健全有关制度,切实把高校在校学生纳入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范围。在校学生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应成为高校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也需要区别不同情况,对待学前儿童、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及职业学校的学生等各类学生的方式就不可能千篇一律,而是应该根据其身心特点使用各具特色的宣传教育方法,这样才能在学生的各个阶段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服务。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虽然目前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是问题仍然存在,并且在发展的过程中新问题会不断出现,所以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不仅没有过时,而且应该与时俱进的开拓创新。作为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一部分,学校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由于具有基层性及波及效应性等特点,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校各方面工作及师生情况都有了新的变化,如何更好更有效的进行学校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二、学校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现存问题

  (一)认识上不够充分

  首先,学校对于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虽然我国推行素质教育多年,但是应试教育的影子仍然挥之不去,学校的中心工作就是教书育人,考核一个学校好坏的指标也主要是教学和科研。而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类学校更加关注自身在市场当中的有利竞争地位,因此会更加关注现实的近期的可得利益,而更容易忽视全局性的长远性的利益问题。种种原因导致学校对人口与计划生育问题不够重视,学校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成为了大家认识当中的无关痛痒的次要工作。

  其次,学校对于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内容认识不够不全面。人口与计划生育工具不是简单的控制人口的工作,也不是专横的下达命令和指标,而是以人为本的服务性质的管理工作,它包含了丰富的内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不仅应当按照规定控制人口数量,而且也要想方设法着力提高人口素质;不仅要关注育龄妇女的生育情况,而且要关注母婴及男性健康;不仅要进行育龄青年的婚育宣传教育,而且要进行少年儿童及中老年人的生理保健宣传教育;不仅要靠阻止或威慑来达到管理的效果,而且要靠疏导和教育来达成共识;不仅要靠突击检查式的集中活动来进行工作,而且要建立经常性的工作机制来实施工作。

  (二)制度上不够完善

  虽然很多的学校已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各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以及自己学校的特点制定了相应的管理规定,但是仍然有很大一部分学校的管理制度当中并不存在人口与计划生育的相关规定。即使是制定了管理规定的学校,也有很多是流于形式,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规定的内容简单而粗糙,对于具体的权利和义务没有清晰的界定,对于责任的承担也是含糊不清,甚至根本没有涉及。无规矩不成方圆,在没有一个完善而周密的管理制度的情况之下,学校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只能是遇小问题时不了了之,遇大问题时寻找债主,没有办法规范的进行管理和有效的提供服务。

  (三)组织上不够完备

  一小部分学校成立了专门的人口与计划生育组织,有专人从事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但是大部分的学校是由主要领导负责,其他各科室领导人具体负责,或者由一些人员兼任。由于没有专门和专业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人员,所以工作就变得随意,表面上看起来每个部门都有职责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但是实质上是没有任何一个部门可以对此事负责。

  (四)经费上不够充足

  学校的各项经费基本都是以教学和科研为主,在没有硬性制度规定的情况下,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经费往往是都被挪用至其他方面,很难分到一杯羹,即使预算当中涉及到了人口与计划生育的经费,也是少之又少的,很难达到经常性活动的目的,没有经济的支撑,所有的美好愿景也只是空中楼阁了。

  (五)方式上不够多样

  学校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方式单一陈旧,很难适应不断发展的实际需要,往往都是以开大会的形式进行宣传教育,这样的方式虽然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毕竟难以达到具体问题具体解决的效果,并且也不利于缩小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者与被管理和被服务者之间的距离。

  三、以“三关爱”理念推进学校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一)“三关爱”理念的内涵

  自实行计划生育至今,人口计生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经历了历史的转变,历史上提出的“三为主” (以宣传教育为主、以避孕节育为主、以经常性工作为主) 和“三结合” (计划生育与发展农村经济相结合、与帮助农民勤劳致富奔小康相结合、与建设文明幸福家庭相结合) 至今为人乐道。随着生殖健康、优质服务以及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等理念的传播,随着科学发展观以及和谐社会治国理念的确立, 人口计生领域如何体现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要求?如何与时俱进的跟上变化发展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新形势?

  各地各部门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者们在实践工作中不断摸索,总结出了适合自己的工作思路和方式。长春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在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历史进程中, 运用“ 以问题为中心的政策分析” 方法, 客观审视了既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总结了新时期人口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的“ 三个转变”: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从计划型向市场型的转变、从人治型向人权型的转变, 于2003年提出了“ 三关爱” 的工作理念即“ 人性关爱、人情关爱、人文关爱”。“三关爱”当中人性关爱是基础, 人情关爱是纽带, 人文关爱是统领,它从满足群众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向情感需求、全面发展需求层层递进,三者相互联系、融为一体。“ 三关爱” 理念的最终目的是要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推进以人口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为导向的人的全面发展。“三关爱”在长春市计生工作实践中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它的运用具有普适性,对学校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第二部分当中分析的所有的学校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存在的问题都可以通过“三关爱”理念的实施而一一化解,只有关注人、关心人的存在和全面发展,学校人口也计划生育工作才能真正做实做好。

  (二)以“人性关爱”推进学校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人性关爱”是最基本的关爱,是在计划生育工作实践中坚持以“人性为本”, 满足育龄人员和非育龄人员最基本的需求, 如生育安全需求、避孕节育需求、优生优育需求、生殖健康需求和防病治病需求等。这就要求学校必须把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当做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充分重视起来,制定详细合理的制度,成立相关的组织,配备专业的人员,在预算中安排好一定数额的经费来进行与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相关的各项活动。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首先,对于学校职工的“人性关爱”。对全体职工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讲,让职工明确自己作为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权利;进行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性心理知识的宣传,使职工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预防生殖和心理疾病;为育龄男女办理相应证件提供方便;组织职工定期进行生殖健康检查,为已婚待孕妇女进行优生筛查,为怀孕及生产妇女提供较好的生育环境,同时为怀孕及生产女职工的配偶提供照顾家庭的方便;为职工购买生育保险和健康保险;在工作中对于职工的生育及其他隐私要充分尊重。

  其次,对于执行计划生育的家庭的“人性关爱”。 对于贯彻执行计划生育的家庭应该进行表彰和奖励,树立典型和榜样,形成家家争当计划生育模范家庭的良好氛围;制定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和因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等原因导致生活困难家庭的救助制度;对于退休的独生子女父母给予一定的奖励;规定计生家庭享受奖扶的政策,对计划生育家庭脱贫致富提供帮助。

  再次,对于学生的“人性关爱”。对于在校学生应区别不同的年龄和生理特点进行宣传教育和保健,尤其是要关爱女孩及有缺陷的学生,尊重学生的隐私。

  最后,对于特殊人群的“人性关爱”。 对于学校当中存在生殖缺陷或疾病患者给予尊重和关爱;在加强对艾滋病预防和宣传的同时,开展了与艾滋病患者“多说一句话,多握一次手”,“多一丝安慰,少一些歧视”等活动;对于师生当中对于极少数意外妊娠生育人员,在进行严肃教育和依法处理的同时,我们不是弃之不管,而是根据不同情况采取补救措施,把危害减少到最低程度,如对早婚早育采取避孕措施,对非法早孕者及时终止妊娠,对非婚同居者教育并使其尽快改正,即使对意外妊娠生育已成事实者,也能积极做好产妇生殖健康,加强婴儿优育指导等工作;认真做好学校当中流动人口的生殖健康服务,想方设法帮助解决流动人口困难家庭的生产生活问题。

  (三)以“人情关爱”推进学校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人情关爱” 是在人性关爱的基础上, 坚持“服务本位”思想, 以人情为怀,为育龄群众提供亲情化服务, 即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投入到工作中去, 靠亲和力、感召力去工作, 使群众在参与计划生育的过程中, 情感需要得到充分满足。这就要求学校进行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时必须放下管理者的姿态,融入到学校师生当中去,区分教职员工与学生的各类不同情况来进行工作,想师生所想,急师生所急,求师生所求。

  具体来说应做到:

  首先,转变工作理念,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建立学校教职员工及学生的生殖生育档案,及时了解相关信息,提供师生真正需要的服务,比如计生“三证”办理零距离服务,“悄悄话”咨询服务,“七十二小时内”紧急避孕服务。

  其次,注重计生民主,以师生为本位,使学校师生享有知情、参与及监督的权利。推行人口计生群众建言工程,学校领导办理决策而不能强迫决策,倾听民众的声音非常重要,开辟绿色通道, 提升群众的权利意识, 消除他们的权利贫困, 让群众愿意说, 有表达自己声音的渠道, 让他们参与到人口计生甜蜜的事业中来,建言是一种参与, 也是一种情感和智慧的注入,可以是提出自己的合理要求, 也可以是对学校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建议和批评。

  再次,提高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注重工作内容和方式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学校需要支出一定的资金支持人口与计划生育基础设施的建设,培养专业的计生人才,打造一支愿服务、会服务、能服务的服务型队伍,;区分职工和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进行宣传教育,对于职工,由于他们是成年人,并且文化知识相对学生丰富,可以采取直接一些的形式,但是又由于成年人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套价值观念,所以进行宣传教育时可能也会遇到坚冰难破的障碍,这也就需要长期的深入的走访或其他工作形式来宣传教育;而对于学生,进行性教育的时候就要根据他们的具体特点,开展科学的性教育,要从生理和医学知识层面、心里层面及价值观层面对他们进行教育;探索合适的方式,除了利用较为传统的讲座、展览、图书、报刊等形式开展性教育之外,近年还比较流行采用国外先进的“同伴教育”方式,利用朋辈间的影响力,通过发展师生的自我教育和自助群体,抵御来自社会的消极影响,这一方式克服了传统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沟通障碍。

  (四)以“人文关爱”推进学校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人文关爱”是最高层次的关爱, 是一种理性关爱, 是在人性关爱、人情关爱的基础上, 坚持“文化本位” 思想, 以人文为重, 构建科学文明的生育文化, 通过各种知识技能以及文化的传播, 满足学校师生的自我保健和文化需求。

  行为源于观念的形成,而观念的形成则以知识为基础,科学的性知识就成为学校师生确立良好的生殖健康行为方式的根基。应该改变过去宣教大课堂的简单作法,以“婚育新风进校园”活动为载体,积极抓好人口婚育文化建设和对育龄师生的普遍培训,重点抓好家庭小课堂、创建婚育文化部门、婚育文化班级的建设工作,开展闭路电视播放,电化教育宣传等,使广大师生在休闲娱乐、消遣活动中获得婚育文化知识,提高生育文化品位,充分发挥计划生育协会和志愿者队伍作用,让优生优育观念深入人心。

  总结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中,中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正由“以数为本”到“ 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公民的权利、健康、利益、保障与发展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而特殊的组成部分,学校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由于有自身的特点,所以必须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决,长春市计生委提出的“三关爱”理念切合当前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实际和发展的需要,具有普遍的适用价值,以“三关爱”推进学校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对于学校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儒林. 坚持“人性关爱、人情关爱、人文关爱”理念, 以科学发展观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 J].人口学刊,2005,( 4): 47.

  [2]穆光宗.计划生育文明的制度创新之路[D].2004,5.

  [3]长春市人口计生委. 深化”三关爱”理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集[ Z].2006,30.

更多学术问答


Copyright 2002-2023 www.qikanzj.com 京ICP备160519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