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学、政治、语言文字学、外国文学、汉语言学、图书馆学情报学、上海文化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论汉字职用的考察与描写 李运富;
约翰·霍洛威对“劳动解放”理论的重构及反思 孙亮;
马克思的劳动幸福观及其对当代青年的启示 杨燕华;
重新审视芮德菲尔德的“大传统”与“小传统”理论 吾淳;
道德进步:是幻想还是现实——对当下社会道德现状评价的反思 李耀锋;
别现代:主义的问题与问题的主义——对夏中义先生及其学案派倾向的批评 王建疆;
什么是真正的问题?——也谈“主义”和“朴学”之争 吴炫;
如何才能“主义”?——沪上三学人关于“别现代”的一些论争 刘锋杰;
琱生诸器与西周宗族内部诉讼 王沛;
秦汉的乞鞫与覆狱 南玉泉;
《唐律疏议》中的“情”考辨 刘晓林;
手工课程对于幼师专业学生来说是一门实用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课程,是职高幼儿教育专业美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一名美术教师,笔者从事职高幼儿教育专业手工课程教学已经4年多了,如何创造性地开展手工课程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审美能力,是笔者这几年来一直探索的问题。在以往的教学工作中,笔者发现了一些问题:在教学内容上,教材上的知识更新速度很慢甚至几乎不更新,与时代脱轨。职高的学生思想前卫,老旧的内容没有新鲜度,吸引不了他们的注意力,更激发不了他们的学习兴趣。部分章节的内容不实用,与学生未来的工作不接轨。学生就业后,要根据教学、幼儿园环境创设等需要制作不同的手工作品,而教材中的内容难以满足他们以后的就业需求。在教学方法上,最初教师示范居多,时间长了,学生热情逐渐消失,积极性减弱。在手工作品呈现上,作品缺乏多样性,学生的创新思维得不到锻炼和开发,缺乏个性。在教学评价上,评价方式比较单一。手工课程本来是一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设计思维能力的课程,但笔者在以往的手工课程教学中没有较好地发挥出它的这些特性。经过反省和学习,笔者对自己的教学工作作出了如下调整:
一、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合理删减和添加教学内容
根据手工课程的教学重点、难点和学生以后生活、工作的需要,挑选合适的教学内容,删除一些老旧的内容,添加一些新鲜的内容。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上的信息更新快、内容多,笔者总是提前利用网络资源找到更多、更新的内容供学生参考。如,在教学折纸花相关内容时,教材上只有简单的两三种花且样式老旧,笔者利用网络找到了二十多种花姿多样的花,可供学生随意挑选。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且自主性很强。在教学泥塑相关内容时,教材教学生捏塑大公鸡的造型,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贴近学生的生活,笔者选择捏塑造型笔筒这一主题,即将笔筒与动物等造型结合起来进行塑形。对于一些不适用于笔者所在学校的内容,笔者会选择适当的内容进行替换。如,书中所介绍的皮影用驴皮制作,一方面操作起来不方便,另一方面笔者也不是专业人员。在上这一课时,笔者就将教学内容改成自己开发的校本课程里的果实雕刻。一次偶然的机会,笔者发现学校的一片药材林里结出了一种坚硬的青果实,大小如梨子,学生捡回来喜欢在上面刻名字等,笔者索性就将其开发成校本资源。结合生活、联系实际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Copyright 2002-2023 www.qikanzj.com 京ICP备160519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