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简报、专题研究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沦陷时期北平文学中的乡愁情结考察 冯雪利;
周佛海与伪“税警总团”研究 崔健;任晔;
徐维廉与抗战时期伤兵之友运动初探 王淼;
宜昌失守致长江航运阻断后的人力续接转运 周兵;高青;刘娟;
中日战事史料征辑会初探 吴文浩;
《新版满洲事变的真相》考析 孟悦;
历史图片揭露侵华日军化学战真相 高晓燕;
《生活》杂志记录下的抗战影像中国 杨善尧;
抗战纪录片《苦干》的摄制过程及其解析 邵铭煌;
《新华日报》所见侵华日军滇西战争罪行的史料选摘(1940—1944年) 雷娟利;
侵华日军作战宣传案例史料——《关于宜昌作战前线报道部》 寺田秋三;叶伟敏;
一部把中国与世界融为一体的二战史著——《第二次世界大战编年史》评介 周桂香;
侵华日军在壮族地区所犯罪行概述 陈峥;
一、少数民族文学分析
少数民族文学历史悠久,内容十分丰富,包括神话传说、民俗故事、叙事诗等等,这些都是中国文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很多少数民族文学作品并没有书面形式,而是口头流传,但这并不能夺去少数民族文学的璀璨光芒。不少作品还被翻译成汉文字出现在中国经典的文学作品之中。比如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就是当时各民族流传诗歌的作品。虽然当时的汉民族尚未形成,并没有少数民族的概念。但是从当今的视角来看,很多少数民族的先祖正是当时分布各地的居民。比如湖南湘西土家族在婚礼之前的告祖仪式上,还要演奏诗经音乐,所唱歌词恰恰是《诗经》中的《关雎》、《桃夭》之章,而且歌词与《诗经》相同,这种遗风说明《诗经》与古代少数民族的渊源关系。
虽然我国少数民族文学历史悠久,内容丰富,但是相对于汉民族而言在影响力上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就是文学的霸语权。
因为相比汉民族,少数民族在文化、经济、政治等各方面都存在差距,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学等社会的各个方面长期以来都是汉民族占据主导地位。从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集中,我们很少发现少数民族的作品,这是因为历代很少有学者对于少数民族的作品进行研究或者收录自己编纂的作品集中,这也恰恰是少数民族文学在多重话语霸权下影响力不足的最有力说明。[1]文学探究
Copyright 2002-2023 www.qikanzj.com 京ICP备160519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