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高端服务

多媒体创设中学数学教学新氛围

所属栏目:推荐论文 时间:2011-10-24

 多媒体创设中学数学教学新氛围
宋娥英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教学逐渐成为教育改革的一大亮点。巧借多媒体教学,激发中学生的探索热情与学习兴趣,扩大课堂信息容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发展中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从而创设中学数学教学新氛围。
关键词:信息技术  ;多媒体 ;中学数学教学 ;
一、多媒体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多媒体辅助中学数学教学,以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来创造教学的文体化情景,使抽象的数学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其重视实践操作,科学地记忆知识,并且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思考,使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
巧借多媒体教学,激发中学生的探索热情与学习兴趣。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本身的内部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学生都好奇、好动,喜欢新鲜事物,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短,往往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选题的“新”、“奇”、“趣”,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他们处于主动地位,形成直接的学习动机。要使他们学好抽象的数学,首先得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使他们把学习数学看作是一种享受、一种乐趣。多媒体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于一体,能以形象、生动、直观的形式向学生传递信息,刺激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能将数学课本中的一些抽象的概念、复杂的变化,或者在通常条件下很难演示的实验、动态变化的过程等,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得教学内容直观化、趣味化、多样化,强化对学生的眼、耳、脑、手等的感觉器官,使他们的情绪兴奋起来,对数学产生兴趣,形成一种爱数学的良好学习氛围,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真正把学习数学作为一种乐趣。
巧借多媒体教学,扩大课堂信息容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在传统的中学数学教学中,由于可利用的教学手段较少,再加上数学概念本身通常比较抽象,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给学生的感官以丰富的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不高,课堂容量较小,课堂效率也相应低下。在现在的多媒体教学中,借助于电脑、电视机、视频展示仪、网络等,能快速提供和处理大量的信息。例如在展示问题时,我们就可以利用Flash课件,制作出多种文字切入效果,通过动画、音效、色彩等信息全方位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加深学生对问题的印象,促进学生记忆和理解数学概念。在讲解一些较复杂的几何图形时,也可以预选借助于课件来完成,从而节约了课堂时间,也就提高了课堂的信息容量。
面对庞大的课堂信息,能否在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成为一堂课是否成功的关键。巧借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设计课件,突出重点,分化难点,化难为易,逐步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一节时,以PowerPoint软件为平台制作直线和圆位置关系的动画演示课件。首先展示日出的动画,为引出新课创设情境,接着播放直线静止、圆运动的动画,然后学生动手操作播放圆静止、直线运动的动画,归纳得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和圆的半径r的数量关系”与“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对应与等价,从而实现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的转化。教师边播动画边讲述,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加深学生对重点的理解,从而突破本课教学的难点。
巧借多媒体教学,发展中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由于多媒体的引进,使得课堂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而多样的教学形式又常常为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当今是一个信息化时代,这就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有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多媒体在中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多媒体运用贵在“实”。教师在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时,不是仅仅单纯依据学生的兴趣、个性喜好,而应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参照学生的兴趣特点,制作和使用实用科学又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多媒体课件,切忌摆花架子“喧宾夺主”,让热闹“形式”冲击了“内容”。
第二,多媒体运用贵在“精”。 要提高中学数学课堂效率,离不开多媒体的辅助作用,但数学课堂中不适于“满堂灌”式的多媒体演示。老师必须对多媒体课件中的某些资料、素材加以限制,精益求精,否则会分散学生注意力,降低教学效果,把多媒体形声化的优点变成缺点。
第三,多媒体运用贵在“情”。 现代课堂注重言传身教,先进的教学手段不能取代传统教学中的精髓。一手漂亮的板书会让学生们享受教学,加深记忆,讲课中的语言描绘、手势比例、模型尺寸、肢体语言等更蕴含着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老师在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时,更应充分融合运用这些传统的“言传身教”的情感交流,使课堂生动、有趣,教学效果更好。
总之,多媒体作为一门新兴的技术正在不断地完善发展,也在不断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相融。运用多媒体教学,应以学科知识为载体,基于多媒体交互式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学习,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从而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和个性化自主学习,创设中学数学教学的新氛围。

   参考文献:
1黄甫全 试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础策略 
2、张翠平 周广忠 多媒体手段与数学课堂教学
3教育部文件:中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指导纲要  
   

更多学术问答


Copyright 2002-2023 www.qikanzj.com 京ICP备160519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