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高端服务

高中数学教学情境创设感悟_高中教学论文发表

所属栏目:推荐论文 时间:2011-10-18

 高中数学教学情境创设感悟
  刘修洁
摘要: 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能激起学生对新知学习的热情,拉近学生与新知的距离,为学生的学习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高中数学教学情景创设的一些方法和感想。
关键词:教学情景       创设
数学知识有着严密的逻辑性与高度的抽象性,许多抽象的数学知识都是基于一定的情境而构建与发展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创设情境,调动学生求知欲,让学生乐于学习数学,为学生的学习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激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便于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一、 创设引入情境,增强学生好奇心
   积极的引入能为学生创造宽松和谐积极的氛围,一开始就“引人入胜”,产生好奇心,并由此产生求知欲望与热情,对课堂学风和理解内容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温故而知新,新旧知识之间是密切联系的,它们之间的联系是学生积极思维的基础,而新旧知识的矛盾是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学生在旧知识复习的基础上,将新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认知结构。创设温故知新的引入情境,既要造成新旧知识之间的差异,又要引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对学生才有启发性,产生好奇心。这是一种常用的创设引入情境的方法。
    例如,在讲球的表面积公式时,教师首先说:“今天我们要用天平‘称出’球的表面积公式。”此时学生的好奇心立即被激发出来。接着教师拿出质地均匀、薄厚一样的两个橡胶制品:一个半圆形球和一个半径等于球的大圆的圆垫,并在天平上称出其重量。 最后教师宣布:“它们重量之比即为它们的表面积之比,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此时学生可谓“心求通而不得,口欲言而未能”。接着,教师诱导学生把学过的圆柱体积公式、密度公式联系起来,学生恍然大悟。创设这样的引入情境既引起了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加强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又增强了学生的好奇心。
  二、创设现实情境,增强学生探究欲
  数学知识不是独立于学生之外的“外来物”,而是在学生熟悉的事物和情境之中,与学生己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关联的内容。数学来源于实践,任何抽象的数学概念、命题、甚至数学思想方法都有具体、生动的现实原形[2]。源于现实的数学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从而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入学生喜欢的活动,如做游戏、讲故事等,使他们产生乐学、好学动力,增强探究的欲望。
  例如在讲指数函数单调性章节的时候,教师提出下面的问题:如果一个人想和你订个合同,在整整一个月中,每天给你1万元,而你第一天只需给他一角钱,以后每天给他的钱是前一天的两倍,你是否同意订这样的合同。学生刚开始都很高兴地说愿意,但看到老师笑后又觉得可能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于是齐声说不能订这样的合约。那么谁更合算,能否用数学知识来进行探讨,此时学生的兴致达到极点,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并由此发现其实际为一个“指数爆炸”的现象。
三、创设人文情境,增强责任感
    教学永远为培养学生素质服务。教学不仅具有科学价值,即传授科学知识发展认识能力,培养科学精神的价值,更具有培植人文精神,促进心灵成长,获得非与生俱来的充满人格的人文价值。比如,教师可以结合有关内容恰当地插入数学史料,如我国古代数学的辉煌成就《九章算术》、圆周率的计算等,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增强他们的民族使命感和责任感。
四、创设实践情境,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积极参与不仅为教学增添无限乐趣,而且在学习中也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创设实践情境就是利用与生产、生活有关的实际问题来创设的数学问题情境[2]。数学教材中许多抽象的数学命题往往来源于现实生活,如果直接给出这些数学命题,学生往往不知道为什么要学,而且比较抽象也不易理解,教师可设计与它们有关的实际问题教学情境,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同时也能加强数学与生活实践之间的联系。 例如《立体几何》入门教学时,提出下面的问题:“用6根长度相等的火柴搭正三角形,你最多能搭几个?”学生积极动手,兴趣很浓,在桌面上摆出两个正三角形余下一根,当教师告诉学生最多可搭出4个,学生感到疑惑,产生认知冲突和矛盾的心理,促使学生积极探索摆法,最后探索到在空间可搭成4个正三角形,然后教师向学生展示正四面体骨架模型。这样将学生思维由平面拓展到空间,既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又引出立体几何研究的对象和意义。
五、创设媒体情境,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随着科技进步及教学改革的发展,在课堂中多媒体教学手段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运用多媒体技术,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变,教学设计比常规的情境更富有创新性和生命力,有助于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增强他们的创新手段和工具[3]。
  教学情境的创设,,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从以教师教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学为中心,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收集处理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等能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跌宕而自由的适合学生发展的学习空间。
参考文献:
⑴张丽琴.数学教学要与学生生活联系.21世纪教育导刊2005.7
⑵李永燕.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的发挥.中学教学教与学2007.8
⑶江美新.打开数学学习兴趣之门.中学教学教与学2007.

更多学术问答


Copyright 2002-2023 www.qikanzj.com 京ICP备160519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