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栏目:教育论文 时间:2022-03-08
摘要:推动“双一流”高校建设是进一步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和高等教育综合实力的重要“中国战略”,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是省属“双一流”高校学科建设的生力军。文章从二级管理角度出发,充分发挥宏观分配优势,加强顶层设计,借助NVivo11质性分析软件梳理了我国现阶段研究生招生指标分配相关文献,构建了上一年度招生工作考核(负面清单)和学科专项支持计划的两阶段研究生招生指标体系,建立了相应的研究生招生指标动态调整分配模型。以省属“双一流”建设高校西南石油大学2020年度招生指标分配为例,采用该方法对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学科指标进行分配,结果表明该分配模型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性,能有效提升研究生招生管理水平,促进省属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和研究生教育的内外协同。
关键词:省属“双一流”高校;学术型研究生;学科建设;绩效考核;招生计划;动态调整模型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国家未来长远发展基础的一项国家工程[1]。世界一流大学崛起的历史就是其研究生教育崛起的历史[2]。研究生教育位于国民教育体系的顶端,在高校“双一流”建设中起到重要的支撑和推动作用。研究生招生工作既是研究生教育的一项制度性安排,也是研究生教育资源配置的起始环节,还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
从教育部2010-2020年下达的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来看,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增幅为87.3%,其中,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增幅仅为7.9%,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增幅则高达453.9%。学术学位研究生是学科建设的生力军,作为省属“双一流”高校,在博士指标为数不多的情况下,加强对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指标的宏观调控和优化配置,对学校的学科建设,特别是“双一流”建设尤为重要。本文将结合西南石油大学的工作实际情况,对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计划动态调整方法进行研究。
一、基于NVivo的研究生招生计划分配文献分析
(一)研究对象及研究指标设定
利用CNKI、超星等各大文献搜索数据库系统检索到2014年至2020年的56篇关于研究生招生计划分配的文献。借助质性分析软件NVivo11以及人工文本阅读方式对所有文献进行分析,首先在开放式编码阶段,认真分析56篇文献,建立“研究生招生评价指标”“研究生招生指标分配方法”“研究生招生指标分配模型”“研究生招生指标分配对象”等四个自由节点,完成第一级编码。
在自由节点“研究生招生评价指标”下,建立生源质量、学科建设、导师队伍、科研平台与科研经费、培养质量、负面清单(师德师风、论文抽检和考试招生违规违法等问题)和专项招生计划等七个二级节点;在自由节点“研究生招生指标分配方法”下建立专家打分法[3]、层次分析法和量化调整指标法[4]等三个二级节点;在自由节点“研究生招生指标分配模型”下建立基于历史数据和上级文件的经验式分配模型[5]、基于最优化理论的数学分配模型[6]和基于经济理论的资源配置分配模型[7][8]等三个二级节点。在自由节点“研究生招生指标分配对象”下建立招生学院、招生导师和招生学科等三个二级节点。
(二)分析结果
经NVivo11软件结合人工文本阅读方式,得到四个自由节点的具体文献来源数量及16个二级节点的参考点数量。
1.研究生招生评价指标经文本分析,现有的评价指标主要集中在生源质量、科研平台与科研经费、导师队伍、学科建设等方面,涉及负面清单(师德师风、论文抽检和考试招生违规违法等问题)和专项招生计划等方面的较少。
2.研究生招生指标分配方法现有的招生指标分配方法中的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主观性较强,比如:层次分析法在构造判断矩阵时,容易受专家所属学科专业的影响导致结果产生偏移;量化调整指标法主要考虑研究生的培养条件(科研平台与科研经费、培养质量和导师队伍等),与实际生源质量等其他方面结合不够。
3.研究生招生指标分配模型现有指标分配模型的建立还是以基于历史数据和上级文件的经验式分配模型为主,且仅以单独选定某个评价指标来建立分配模型,没有形成联动的分配反馈机制。
4.研究生招生指标分配对象经文本分析,现有的研究生招生指标分配对象主要是面向招生学院或者招生导师,面向招生学科的研究很少。文献[9]指出,近年来由于各高校导师人数不断攀升,按学院或导师形式进行招生名额分配,容易导致基数多的学院“占便宜”以及各学院间为争基数而博弈,从而损害考生和招生单位、导师的利益,有失招生公允。本文将探索构建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管理负面清单制度,以生源质量和培养质量为依据进行绩效考核,设置专项支持计划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从而实现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指标的精准投放。
二、招生计划动态调整模型的基本思路
(一)指标分配体系
1.上一年度招生工作负面清单(1)“一票否决”原则对在上一年度招生工作中出现严重师德师风问题、严重自命题问题、严重违规违法问题的招生学科,实施“一票否决”,即根据上级部门或者学校处理结果暂停或限制招生。(2)扣减原则对出现硕士研究生退学和未报到情况、自命题及评阅问题、复试调剂录取违规问题的招生学科,按一定比例对招生指标进行扣减。2.绩效考核(1)生源质量考核设定推免生接收情况、一志愿上线情况和优质生源情况等三项指标。以全校平均增幅为基准,对表现突出的学科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指标奖励,对表现较差的学科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扣减。
(2)培养质量考核
设定年度学生成果产出情况、年度就业率、按学制按期授位率和论文抽检不合格情况等四项指标。其中,理工科和其他学科(以下称为“大文科”)的年度学生成果分两类进行量化。
理工科主要以发表学术论文及专利情况、参与科研项目及学科竞赛情况、获得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情况等为指标进行考核,大文科则主要以发表学术论文及智库代表性成果情况、参与科研项目及学科竞赛情况、获得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情况等为指标进行考核,以各类平均水平为基准进行相应的指标扣减与奖励。对出现上级部门、学校抽检不合格论文的招生学科按比例扣减招生指标;其余两项指标以全校平均水平为基准,对表现突出的学科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指标奖励,对表现较差的学科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扣减。
3.学科专项支持计划实施“双一流”学科保障支持计划旨在保障一流学科及其配套学科的招生指标,实施培育学科支持计划旨在保障基础学科、申博学科、二级升一级学科、需参加专项评估学科的招生指标,实施国家重点支持学科保障计划旨在落实国家关于研究生招生计划的相关政策,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师资专项支持计划旨在为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培养后备师资。
(二)指标分配模型建立
本文指标分配过程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考核,即以上一年度各招生学科录取人数为基数,根据上一年度招生工作负面清单及绩效考核(生源质量考核、培养质量考核)情况对各招生学科的招生基数进行调整;第二阶段则根据实际招生指标,通过实施专项支持计划对不同学科进行增量倾斜,同时保证本年度招生指标与上一年度招生指标差异最小化。因此,建立以下分阶段的数学模型。
三、实例分析
为了进一步说明该招生指标分配体系和分配模型的应用,下面以省属“双一流”建设高校西南石油大学2020年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指标分配情况为例进行分析。
(一)招生学科西南石油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按一级学科招生,共有20个一级学科,2个二级学科(未授权一级学科)。
(二)模型参数设置
按照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可行性与操作性的原则,结合上级部门实际下达招生指标情况和专家意见对相关指标参数进行设置,每年均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并报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定。
1.第一阶段模型参数设置二级指标A1-A10的考核情况分别由研究生招生办公室、研究生培养办公室和学位办公室等相关管理部门根据理工科和大文科分类来进行分类考核,相关数据直接采用研究生院考核研究生培养学院的部分考核数据。
2.第二阶段模型参数设置针对七类学科设置实施的B1-B4四项学科专项计划主要由学校一流学科建设办公室、学科建设办公室、学位办公室根据学校一流学科建设规划、学科建设规划、学科评估及学位点合格评估等工作的实际需要进行。
(三)模型求解结果分析
根据各学科实际情况对模型(I)进行求解,对2019年招生情况考核结果为扣减11个招生学科21个招生指标;绩效考核的结果为奖励14个招生学科52个招生指标,扣减8个招生学科36个招生指标。通过模型(I)的求解,实现对学科的上一年度招生工作考核和绩效考核,通过招生计划的调控提高学院工作积极性,引导招生学科发现问题,认识不足。
第二阶段模型求解结果作为学科初始招生计划下达到相关学院。由于二级管理,首先,允许有多个招生学科的学院根据导师情况、科研平台等情况进行学科间的调整,经学院招生领导小组审定后报研究生院备案后实施;其次,在实际录取工作中,研究生院实时监控各学科调剂生源情况;最后,对学科间的招生指标进行调剂。2020年受疫情防控影响,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采用网上远程复试方式,调剂不确定及工作量加大。学校严格管控学科调剂系统开放,加大动态调整力度,将指标向调剂生源质量高且充足的学科倾斜。
四、总结与展望
本文借助NVivo11质性分析软件对现阶段我国研究生招生指标分配办法进行了全面梳理分析。结合现有招生指标分配方法的不足和省属“双一流”高校建设发展情况,建立了基于两阶段的招生指标分配体系和相应的动态调整优化分配模型,利用蒙特卡罗法求得指标分配进行求解。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是省属“双一流”建设高校学科建设的生力军。各学科之间存在差异,特别是理工科和大文科之间差异很大。
因此,本文在指标体系构建时充分考虑学科之间的差异,在第一阶段“绩效考核”的指标“A7年度学生成果产出情况”中,考虑了理工科和大文科成果的差异,由学科建设办公室和研究生培养办公室参考学科评估简况表及“双一流”数据监测指标体系进行了分类的数据采集;在第二阶段“学科专项支持计划”的各项指标中,结合学校“双一流”建设实际及学科建设规划,对各学科进行了差异化的支持。
在模型参数设置及模型计算结果应用中,也进一步考虑学科差异和实际调剂录取情况。在本文实践中,研究生教育相关部门和学科建设部门参与了研究生招生指标分配体系和方法的制定,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旨在把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指标作为抓手来推动学科建设工作和招生工作。通过实例分析,说明了该方法的优越性和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EB/OL].[2015-11-05].
[2]白强.一流大学视角下一流研究生教育的思考[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7(4):19.
[3][5]郝春艳.基于动态调整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分配[J].中国冶金教育,2020(4):12-13.
[4]孙友莲,魏少华,黄凤良.高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动态调整的方法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6):37.
[6]周涛,等.基于就业质量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动态调节机制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9(3):31.
[7]魏针,李登峰.基于合作博弈的招生计划分配优化模型研究[J].系统科学与数学,2018(10):1165-1167.
[8]席睿.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地方高校招生计划分配模型构建[J].亚太教育,2016(17):7-8.
[9]肖平,罗琼.质量视野下高校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分配模型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7(17):41.
[10]胡运权,郭耀煌.运筹学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122-134.
[11]温大伟,陈莉,谢文环.求解整数线性规划的一种等值线法[J].甘肃高师学报,2017(6):5.
作者:杨雁,刘敏,李丹
Copyright 2002-2023 www.qikanzj.com 京ICP备160519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