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高端服务

大姚县咖啡产业化开发存在问题及建议

所属栏目:农业论文 时间:2021-08-07

  摘要:大姚县种植咖啡历史悠久,鼎盛时期曾达133.33 hm2,在促农增收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种植区域有局限、生产基础设施薄弱、产业争地矛盾突出、产业化经营程度低等问题‍‌‍‍‌‍‌‍‍‍‌‍‍‌‍‍‍‌‍‍‌‍‍‍‌‍‍‍‍‌‍‌‍‌‍‌‍‍‌‍‍‍‍‍‍‍‍‍‌‍‍‌‍‍‌‍‌‍‌‍。 通过对大姚县咖啡生产现状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提出推进大姚咖啡产业化开发的对策建议,以期促进稳步健康发展‍‌‍‍‌‍‌‍‍‍‌‍‍‌‍‍‍‌‍‍‌‍‍‍‌‍‍‍‍‌‍‌‍‌‍‌‍‍‌‍‍‍‍‍‍‍‍‍‌‍‍‌‍‍‌‍‌‍‌‍。

  关键词:产业化开发; 改进栽培模式; 素质提升工程

咖啡产业

  咖啡产业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大姚县湾碧乡、铁锁乡有上百年种植历史,但由于群众意识、基础设施、栽培管理、市场销路、产业链条等因素影响,未能实现产业化发展‍‌‍‍‌‍‌‍‍‍‌‍‍‌‍‍‍‌‍‍‌‍‍‍‌‍‍‍‍‌‍‌‍‌‍‌‍‍‌‍‍‍‍‍‍‍‍‍‌‍‍‌‍‍‌‍‌‍‌‍。

  一、生产现状

  咖啡为多年生热带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是热带雨林下层树种,耐荫蔽,适宜与其他乔木经济作物套种。 2019年,全县咖啡种植面积38.73 hm2,重点分布在铁锁乡(杞拉么26 hm2、永河村10.67 hm2、拉巴乍0.73 hm2)和湾碧乡(炳海、腊务堵零星分布1.33 hm2,没有商品价值),实现咖啡干果产量16 t,产值16万元。 2020年,在《大姚县咖啡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2年)》的引领下,通过努力,新植33.33 hm2(分布在铁锁乡杞拉么村),现全县咖啡种植面积达72.07 hm2。

  大姚县咖啡生产曾有过辉煌历史,如湾碧乡于1979年就开始种植咖啡,种植面积曾达133.33 hm2,并成立咖啡厂专门从事咖啡生产,由于市场、新建观音岩水电站移民搬迁等原因,咖啡园已被毁,但在咖啡厂周边仍有30~40年树龄的老咖啡树零星分布。 铁锁乡杞拉么村1892年种植咖啡(品种为铁毕卡小粒咖啡),平稳发展至今,面积已达59.33 hm2,2018年干果产量20 t,产值200万元,全村人均咖啡收入达1650.16元,咖啡产业对全村脱贫出列及农民增收致富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存在问题

  (一) 种植区域的局限

  由于咖啡特有的生物学特性,只适宜在热区种植。 种植咖啡的地区要求年平均气温≥17.5 ℃、冬季无霜(或霜期短)和低温为害、年降雨量1000 mm以上、地下水位1 m以下、土壤肥沃疏松、pH值5.5~6.5、海拔在800~1500 m、坡度一般25°~35°的东南坡、南坡和西南坡为宜,在种植规模上有一定局限性,不宜盲目扩大生产面积。

  (二)生产基础设施薄弱

  大姚县咖啡种植适宜区为金沙江干流及其主要支流渔泡江流域的干热河谷地区。 而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田水利等配套设施不完善,耕地土壤质量差。 农户对农业生产投入不足,特别是近年来农村青壮年劳力多数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少、工价高、生产成本高。 加之受传统耕作思想的影响,重栽轻管等现象突出,农户的经营管理水平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 现代化、标准化、规模化的基地建设滞后。

  (三)产业用地矛盾突出

  大姚县咖啡种植适宜区主要在铁锁乡、湾碧乡、三岔河镇、石羊镇。 从近10年来各乡(镇)产业发展情况看,铁锁乡主要以花椒为主,湾碧乡主要以杧果为主,现杧果种植面积已近4000 hm2,三岔河乡涉及的渔泡江流域以花椒为主,石羊镇以蚕桑为主,均已形成一定规模,且三岔河、石羊两地从未种植过咖啡,咖啡产业与其他产业发展用地矛盾较为突出。

  (四)产业化经营程度低

  2017年,铁锁乡杞拉么村委会注册成立了大姚县铁锁乡杞拉么小颗粒咖啡种植专业合作社,但未能与市场有效对接,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也较为松散,带动作用微弱。 2019年底县内注册成立了楚雄朱苦拉咖啡产业开发有限公司,但公司至今未正常开展相应的生产经营活动。 市场、金融、技术、信息等市场服务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产业要素交换和对外开放程度低,物流成本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

  (五) 劳动者素质偏低,发展意识不强

  适宜区农村劳动力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意识偏重,依靠科技致富的能力弱。 加之咖啡产业发展周期长、一次性投入成本高、具有一定市场风险,农户发展咖啡产业致富的意识还有待加强。

  三、对策建议

  (一)坚持规划引领,分步推进

  大姚县农业农村局在充分调研基础上,编制了《大姚县咖啡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2年)》。 规划明确了全县咖啡产业发展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引导相关乡(镇)发展咖啡产业。 全县咖啡产业发展应重点布局在铁锁、湾碧、三岔河3个乡(镇)海拔1600 m以下的低热河谷区域,总规划面积333.33 hm2。 县级相关部门应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思路进行开发,前期在湾碧乡、铁锁乡各发展100 hm2,以后再逐步扩大形成规模。 县林草局、扶贫办、农业农村局、投资促进局等相关部门应结合各部门职能协调联动,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加大对项目区咖啡种植户的宣传、引导、培训、扶持力度,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共同推进全县咖啡产业发展。

  (二)加大项目区农田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大姚县热区降雨量小、空气干燥、具有昼夜温差大、病虫害少、咖啡品质好等优势,但也存在干旱缺水、土壤瘠薄等劣势。 因此,要抓住国家和省级及州级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高原特色高效节水灌溉等项目的机遇,整合各方力量,加强热区农田水利等配套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推广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等技术,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种植管理水平,提升咖啡质量和产业效益。

  (三)改进栽培模式

  由于大姚县咖啡种植适宜区土地资源有限,因此生产规模宜精不宜大,咖啡品种以种植当地波邦、铁毕卡混合品种为主,可适当种植卡杜拉、卡突埃、维拉萨奇等精品咖啡品种为宜。 为缓解产业用地矛盾,建议采用“乔—灌—草”立体复合栽培模式,即按5 m×12 m或6 m×10 m株行距套种杧果、花椒等乔木经济作物,密度每亩10株,荫蔽度30%~50%; 空地套种黄豆、花生、小米辣等作物,通过改进栽培模式,提高复种指数来增加农民收入。

  (四)提高种植管理水平

  实施农民素质提升工程,依托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等项目实施,以致富带头人、科技示范户和种植农户为主体,组织开展科技培训。 同时抓好咖啡产业良种良肥良法集成配套技术示范样板建设,不断提高咖啡科学种植管理技术水平,提升劳动者素质,引领新品种、新技术、新产业的推广。

  (五)完善经营模式,推进产业化发展

  制定优惠政策,充分发挥现有楚雄朱苦拉咖啡产业开发有限公司及大姚县铁锁乡杞拉么小粒咖啡种植专业合作社的龙头带动作用,按照“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经营,不断提高咖啡产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和专业化水平,提升产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农艺师评职知识: 农业装备现代化方面论文文献

  四、小 结

  综上所述,在大姚县咖啡产业的健康稳步可持续发展中,农民渴望得到相应的政策扶持和技术支持,各级主管部门要通过调查研究、增加投入、项目扶持、市场建设等多种途径,切实解决好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问题,促进农民增收,把咖啡的可持续发展工作努力向前推进。

  参考文献:

  [1]谢晖.云南农业年鉴(2018)[M].昆明: 云南科技出版社, 2019.

  [2]张晓群,冷升璨,鲁云慧,等.咖啡生产关键技术[J].云南农业, 2020(09):77.

  作者:何劲

更多学术问答


Copyright 2002-2023 www.qikanzj.com 京ICP备160519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