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栏目:农业论文 时间:2021-08-06
华宁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作为主要经济文化中心的宁州街道对引领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区位优势。 但需要科技支撑,需要一大批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作为最基层的宁州街道办事处高度重视农函大工作,根据上级部门分配的任务,围绕本地农业产业发展,每年都开展农业科技专题培训班4~5期,300人次,每年均超额完成培训任务,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成效
宁州街道农函大培训紧扣县委、县政府的农业产业发展布局,围绕广大农民的科技水平提升和增收致富需求组织开展培训,2018-2020年,共设置5个专业,累计办班15个参训人数达914人,培训成效明显。
(一)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农函大培训不但让农民掌握技术,同时转变了观念,发展市场对路、效益显著的农业产业的意识不断增强,积极顺应新时代的发展,融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动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如在烟区“烟+菜+菜”的模式得到推广; 在高寒山区推广种植反季节蔬菜和中药材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农民的经济条件不断改善。
(二)新技术、新品种得到推广应用
通过农函大培训,广大学员引进运用新品种、新技术的意识增强,同时授课教师也引入一些新的技术和品种,如市科协蔬菜专家引进蔬菜新品种3个在宁州街道推广种植。
(三)培养一大批新型农民
培训后广大学员至少掌握一项实用技术,传统发展观念得以更新,市场意识和赶超意识得到加强,广大学员追赶发达地方、脱贫致富的劲头更足,涌现出一批带动作用明显的优秀学员活跃在乡村振兴的大地上,如城关社区卢某,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成为了失地农民,经济收入主要靠做生意和打工,通过参加农函大陶艺培训班,与锦窑签订了劳动合同,按合同规定每月完成一个生肖的8件作品的制作,作品由锦窑回收。 马安山小组的张某以前自己尝试收集种子探索育苗,但由于缺乏技术指导,成功率不高,通过参加中药材种植技术培训,解决了日常种植中药材中存在的一些技术难题及困惑。 茂地村小组的赵某,通过参加蔬菜种植技术培训,不但掌握蔬菜种植的相关技术,还了解蔬菜种植的发展形式、存在风险等知识,对今后种植蔬菜更有信心了。
(四)助推了科技成果转化
通过农函大培训,本地广大农民爱科技、学科技、用科技氛围良好,科技普及率达到80%以上,种植经济作物、畜禽养殖的科技成果得到转化应用,科技成果贡献率超过60%以上。
(五)促进了农民增收
农函大的落脚点就是农民得实惠,在培训中农民学到了致富技能,种(养)出适销对路的好产品,卖得上好价钱,增加了经济收入。 通过培训,一些地方培植了优势农业产业,帮助广大群众实现持续发展,经济有了可靠保障。 如红坡村民小组村民李某,2019年参加农函大培训后大胆在大春季种植结球甘蓝3 hm2,总产量9000 kg,总产值1.45万元,扣除生产成本1500元后实现纯收入1.3万元,亩均纯收入4333元,达到了“短、平、快”的效果,在自家增收的同时也为红坡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培训效果不平衡
表现在:农民主动参加培训不平衡,如在邀请专家培训技术时,部分地方村干部消极对待,向乡(镇)索要交通费才组织参加科技培训; 培训效果不平衡,大多数学员培训后,掌握了授课教师传授的技术要点,能说、会操作,但少部分学员由于文化低、悟性差,对培训内容一知半解; 统筹规划培训不平衡,“瞎子打媳妇”式的安排培训,有的结合实际不够紧密。
(二)开设专业结合实际不够
“就米下锅”式有什么专业的老师,就办什么专业; 对城镇居民、农民需求了解不充分,“大杂烩”式培训; 以传统产业科技培训为主,结合新产业开发培训不够。
(三) 教师授课方法方式有待改进
在农函大科技培训中,学员的专业基础参差不齐,部分教师以灌输讲授为主,缺乏课堂上的互动交流; 以集中培训为主,现场实际操作培训不够; 部分教师平铺直叙式讲解,深入浅出、要领讲解不够突出。
(四)培训经费不足
近年来农函大科技培训没有专款,导致办班时间短,培训满足不了多层次培训需求。
三、对策建议
(一)整合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扩大培训的覆盖面
应充分整合利用各方面的资源优势,最大限度的利用农村广播、电视等各种大众传播媒介和专门的网站、公众号等新媒体形式,扩大培训内容的传播范围。
(二) 创新思路办特色班
围绕服务大局、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推动地方特色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拓宽思路、放眼未来、立足传统产业科技培训办班,优先选择产业集聚度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好的地方形成“一产一技”培训模式; 同时结合当地生态条件,选择前景广阔、增收致富有望的产业,提前介入开展科技培训,以培训促进产业开发,尽快形成产业鲜明、各具特色的办学布局,培养、固定一批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特色教师、特色专业,推进农函大科技培训与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三) 走联合办学的路子
针对经费资源不多,每年在接受培训任务后要主动思考培训什么? 培训规模? 钱从哪里来? 如何请教师? 要科学布局,整合资源,精心组织,克服重复投资、重复培训、各自为政,克服“技出多师”、使培训对象“无所适从”,让农民、居民能够合理安排田间劳作和参加培训时间,在科技培训中受益。
(四)争取多方的支持配合,改善培训条件
要贯彻习近平同志提出的“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争取行政领导重视,把科普培训列为街道的一项重要工作,统筹安排,优化经费、人力配置,调动村(居)委会、协会、专业合作组织、企业、大户的参与积极性; 要引起街道、村(社区)重视有固定的教室,足够的桌椅,配置多媒体、电脑、照相机等设施,不断改善基础条件、提升培训设备、提升社会化、组织化程度。
农业发展论文范例:许昌特色农业发展中的不足及解决对策建议
总之,基层农函大科技培训要根据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和新型农民培育要求以及农民增收为目标,依托村、社区基层组织,借助各方力量,统筹推进,创新机制、提升条件、发挥作用、补齐短板,不断提高培训能力,培养造就高素质新型农业生产经营队伍,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赵瑞慈.农函大培训实施供给侧改革的思考[J].科协论坛,2016(07):57-58.
[2]李学德.农函大办学现状及发展对策—以临沧市临翔区为例[J].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23(01):74-77+89.
作者:李海燕
Copyright 2002-2023 www.qikanzj.com 京ICP备160519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