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高端服务

城镇化推进中如何构建入城人口教育培训体系

所属栏目:农业论文 时间:2018-05-19

  现有教育培训体系不能适应农村人口“大转移、大流动”的需要,入城人口后续文化学习与技术培训缺乏的问题较为突出,流动农民工成为提高文化水平和技能素质的盲点,农民工文化素质和技能素质提高缓慢,制约了农村人口城镇化的进程。

  关键词:城镇化进程,人口教育培训,人口转移

城镇化进程

  城镇化进程中入城人口教育培训体系建设的意义

  一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村人口城镇化的重要举措。

  目前许多地区农村劳动力大多是没有经过培训就转移到城市务工的,许多农村劳动力掌握非农技能少,有的虽然在输出地接受过短期培训,但转移进城后所学技能往往不能适应就业市场变化需要,导致许多农村劳动力转移效果较差,相当部分劳动力只能从事体力劳动,一部分甚至无法就业。

  二是人口管理工作转变的重要内容。

  目前政府在控制人口数量方面的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工作已经基本适应了农村人口流动的形势,城市各社区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工作抓得很紧,但是在提高人口素质方面的工作却跟不上人口流动的形势。通过建设农民工城市教育培训体系,使人口管理工作从单纯的数量控制转向数量控制与质量提高双管齐下,是城市社区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的要求,也是当前人口流动背景下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三是提高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

  通过构建农民工城市教育培训体系,举办农民工扫盲识字班等文化学习活动,解决前面所述的“农村扫盲班无人进而城市农民工无人教”问题,促进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的提高。

  四是城市支持农村的重要平台。

  构建进城农民工能力建设体系,可采用招募城市志愿者、发动捐助、由政府机关及事业单位

  对口支持教学、发放培训券等办法支持农民的文化学习及技能培训,有利于整合城市教育和培训资源,为广大农村地区劳动力提供文化学习和技能培训的场所,丰富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让进城农村人口接受城市文明的熏陶,是城市支持农村的重要平台。

  构建入城人口教育培训体系的内容及措施

  1.建设入城人口教育培训体系的内容。

  为解决前面所述的农民工城市后续教育培训缺乏的问题,就要统筹城乡教育资源,建立一个适应农村人口“大转移、大流动”格局下的进城人口的城市教育培训体系,从转移进城前的教育培训体系扩展到转移进城后教育培训体系,创建工地农民工学校、社区农民工学校等一批

  集文化教育与技能培训于一体的农民工培训机构,以支持农村人口城镇化进程中的能力建设。

  2.建设工地农民工学校。

  工地农民工学校是指在建筑工地上为农民工文化学习和技能培训而建立的临时性学习机构。鉴于目前工地上农民工分布最多的特点,要加强工地农民工学校建设,学校开设的课程要文化课与技能课相结合,并安排相应的安全知识、技术技能、法律知识、权益保护知识、文化知识课程或讲座。对农民工培训应以社会效益为主,费用主要由施工单位承担,对农民工技能培训达标的给予证书。

  3.建立社区农民工学校。

  除了上规模的工地需要建立农民工学校外,还有大量的小规模工地上的农民工也需要培训,这部分农民工也是需要提高文化素质和技能素质的重点人群。由于这些人群不能进工地农民工学校学习,需要通过建设社区农民工学校对其进行教育和培训。

  构建入城人口教育培训体系的对策和措施

  1.加强落实。监督达到规模的工地建设工地农民工学校,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强对达到规模的工地进行检查监督,检查工地农民工学校是否有专门场地、专职或兼职的教师和学校管理员、办学设施、课程安排计划,并以此作为建筑工程开工的条件之一,保证相关政策的落实,使达到规模的建设工地都贯彻执行国家和省的有关政策,创建工地农民工学校。

  2.形成专项经费。为了保障社区农民工学校经费来源,各级财政要建立农民工学习和培训的专项资金,保证社区农民工学校的经费来源,规定县级以上政府所在地均要建立城市社区农民工学校,其支出要纳入财政专项支出范围,对社区农民工学校要保证有相应的人、财、物等办学条件。

  3.招募自愿者。实行政府机关及事业单位对农民工学校的教学支持制度。目前社会各界许多有识之士都在关注“三农”问题,关心农民工问题,可由共青团、工会、教育部门等发起,在

  大学生、企事业单位的技术人员、教师、机关工作人员中组织一批志愿者组成农民工学校讲师团,为农民工学校讲课和教学服务,并把授课和教学服务情况视为评选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重要条件之一,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授课的课时量可视为下乡扶贫的工作量,另外还要发起社会各界对农民工学校进行资金和物资的捐助。

  4.组织编写教材。农民工的文化教育和技术培训是一项崭新而艰巨的任务,教学对象复杂,相当部分农民工有厌学的情绪,对农民工培训要取得良好效果,必须要设置适合农民工文化程度且对广大农民工有吸引力的课程,因此建议有关部门要组织专家编写农民工培训教材和制作教材库,包括提高文化程度的扫盲识字教材、技术培训教材等,教材形式要多样化如书本、光碟等。

  结论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纷纷向城镇转移就业,农村人口业已经呈现出“大转移、大流动”的态势。针对上述农民工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需要构建与农村人口“大转移、大流动”相适应的入城人口教育培训体系。

  参考文献:

  [1]丁红玲,张利纳.新型城镇化视阈下农村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7).

  [2]李佳萍,李天鹰.城镇化进程中社区教育的发展使命与策略[J].现代教育管理,2014(08).

  相关阅读: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挑战与对策

  这篇城镇化建设论文探讨了新型城镇化建设挑战与对策,论文介绍了大庆推进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建设情况,大庆在城区绿化、道路升级绿化、污水和垃圾处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显著成绩,在全省率先成为省级生态市。大庆总结了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更多学术问答


Copyright 2002-2023 www.qikanzj.com 京ICP备16051962号